日本官员园田康博在2011年的新闻发布会上亲口喝下了一杯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想要由此来证明核废水排海这一举措的合理性。可是

日本官员园田康博在2011年的新闻发布会上亲口喝下了一杯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想要由此来证明核废水排海这一举措的合理性。可是日本民众不仅不买账,反而纷纷质疑这杯水的真实性。一年之后,这位日本官员退出政坛,四年后又卷土重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众所周知,在2011年,在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在事发之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水,截止2021年3月份,已储存了125万吨的核废水,并且以每天40吨的数量持续增加。

随着储存核废水的容器数量越来越少,日本政府决定在2023年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经过稀释过滤后排入大海。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日本国内市民的集体抗议,而除日本以外的各个国家的民众也纷纷抵制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若是核废水真的排入大海,其后果不可预测,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会波及全球的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我行我素”的日本政府◎

不管外界反对的声音有多么强烈,日本福岛核污水入海计划仍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在2011年,为了平息日本国内的舆论,一位日本官员园田康博义正言辞的说道:“请相信我们政府,经过处理的废水是没有危害的!”

可是无论民众怎么反对,日本政府依旧我行我素,这个时候,园田康博义当众承诺自己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证明核废水是可以喝的。在现场无论这是抱着怎么样的一种紧张的心态,园田康博义最终颤颤巍巍,强装镇定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喝下了杯子里面的水。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肯同意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毕竟,他喝的是不是核废水暂且不论,就因为在喝完这杯水之后,他的社交账号竟然全部停更了,这不禁令人毛骨悚然。难道是日本政界为了安抚民众,选择牺牲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议员?

第二年,园田康博义宣布退出政界,舆论瞬间一片哗然,有小道消息称他患有白血病,身体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四年后,园田康博义又戏剧性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他的身体健康,没有得过白血病。

无论是当时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能够更上一层楼,还是被逼的无奈之举。这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也让很多当局的日本官员恐慌,到底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是政治斗争还是另有企图,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无论民众做出怎么样的反对,日本政府始终都没有放弃这一措施的打算,依旧在建造排海设备。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为了证明核废水无害,不仅多次发表声明,宣称核废水里面放射性的有害元素已经被降解,甚至开设直播用核污水养鱼。可是核废水中的氚物质却一直没有办法去除,所以在明知核废水有害的情况下一面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哄骗民众,一面恬不知耻的继续建造排海设施。这样自私自利,明知故犯的行为让世界人民,再次看清了日本政府恶毒的不负责任的嘴脸。

2023年3月3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当天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在今年春季到夏季排放入海的计划不会改变。不知道核废水入海的这一天,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国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恐怕整个地球都要为日本政府这样一意孤行的做法买单。

◎日本的核工业◎

谈及日本这个国家,自从二战战败后,经济萧条,工业衰败,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可是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常年地震海啸不断,国内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工业高度发达,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而日本发达的核工业,也是各个国家尤为注重和关注的重要方面。

自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名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至今,日本是唯一一个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可是吃一堑长一智,自从受到了核武器的轰炸后,日本政府便深深的知道了这种武器的威力,尤其是本国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超过80%的能源需要进口,这便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政府想要发展核能源的想法。

为了打消外界的疑虑和担忧,日本政府颁布了《原子能基本法》,明确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三大原则。在1954年,日本依靠美国,英国的技术支持,便开始大力研究发展本国的核工业,将核能运用到国内经济发展中。

到上个世纪末,日本共建造51座核电站,发电能力约4292万千瓦,已经占全国总发电的37%,成为世界第三大核电大国,前两位分别是美国、法国,而日本的核能发展计划在这些国家中是最庞大的。在日本的发展计划中,预计到2030年核能电力至少达到本国发电量的40%以上。

可是在1990年后,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先后发生了10起核泄漏事故,导致了日本核工业发展速度减慢。尤其是2011年,特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关停了大量的核电站,直接导致了日本核发电量占比锐减到2%。

◎核废水的处理策略◎

对与核废水的处理问题,日本政府曾提出过5种方案。第一,是直接排入海里。第二,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第三,沿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第四,电解处理。第五,将其固化埋入地底。在这些方案中,直接排入海洋是成本最小,最经济的处理办法,将核废水的处理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最昂贵的是第五种,将其固化埋入地底。其成本预计是排入海洋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将核废水排入海洋或者大气中,随着生态圈的物质循环,核废弃物会随着海洋和气流分散到世界各地,即使浓度会逐渐稀释变小,但是对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危害,且这种核废料在自然界中的自净能力低,污染时间长,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严重。

即使日本方面一再保证排放入海的核废水是经过处理稀释的。第三种做法,排入地底深处,但是不管埋得有多深,都会对自己国家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等于核废料依旧在国内,没有迁移转走。

而在这五种方案中,最为安全妥帖的就是电解和固化埋入地底。电解就是把废水中的水分电离出去,缩小核废水的体积,但是后续还是要处理其中有害的放射性元素。固态化深埋就是把废水做成不易泄露的固态,埋到地底密闭的“仓库”中。

这样处理的成本自然也要远远高出直接排放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而且时间周期也是十分漫长,预计要达到40多年。这样高昂的处理成本,使得日本政府选择了第一只直接排入大海这种省钱省时却自私无耻的做法。

◎各国人士的反应◎

对于日本政府下达的这样一项危害全球的决定,各个国家纷纷表明立场。首先便是首当其冲的日本本国民众。

曾有日本学者提出,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不仅仅是日本民众纷纷出来发声,有不少日本官员也陆续发表声明。2021年4月10日,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枝野幸男表示,这是完全无视福岛民众的呼声,不能接受。2022年10月13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召开集会,会上强调,全渔联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入海中,这一立场丝毫没有改变。

然而,面对这样一项百害而不一利的措施,日本国内也有不少赞成的声音。日经新闻和东京电视台4月23-25日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回答“妥当”的占54%。认为“妥当”的在日本执政党支持群体中占67%,在在野党支持群体中占41%。显然,这一已经不是单单的环境生态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国内相关的政治态度和立场问题。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纷纷就这一问题表达了我方的立场,日本妥善处置福岛核电站废水问题关系到国际公共利益和周边国家切身利益,有效避免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进一步损害。

日方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仍在开展工作、未得出任何结论的情况下,批准核污染水排海方案并强行推进排海准备,轻率且不负责任。可以看出,我国不仅对日本政府单方面将核废料排入大海这一举措持反对态度,而且对日本政客不顾对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厚颜无耻的政治理念表示抵制。

2021年4月14日,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福岛核废水玷污国际政治》的文章称,在核能领域,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早已占据主导地位,在福岛核电站问题上也不例外。

正是因为日本从属于西方阵营,所以这个问题才没有层层发酵,倘若是中国或者俄罗斯做成这样的决定,西方各国的反对意见和措施恐怕要淹没整个地球了。在这日本和西方政客的眼中,核废料带来的危害,远没有自己国家的政治斗争来的重要。

韩国政府从2021年4月到2023年反对这一举措的声明也从来没有断过。2021年4月15日,朝中社针对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一事发表评论说,这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朝鲜敦促日本立即取消有关决定。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赞成声音最大的美国了,美国政府在官网上声明称“美国意识到,日本政府研究了与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储存的处理水管理相关的几种方案。

面对这一独特和具有挑战性的局势,日本权衡了各种选择和影响,对其决定保持透明,似乎采取了一种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的办法。”

声明最后表示,美国期待日本政府继续协调和沟通,监测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美国和日本从属于同一阵营,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即便在面对这样全球性的环境安全的问题也依旧是自说自话,其自私双标的本质显露无疑。

TAG:日本,日本政府,文章,园田